2014年8月13日 星期三

勇征帝王山--"南湖大山" (day2雲稜山莊to南湖山莊--與冰河遺跡和水鹿的初次邂逅)-PART 1


day2路程圖:雲稜山莊(海拔2600m)to南湖山屋(海拔3300m) 距離9.3km


吃飽喝足好上路

不知道是不是前一天沒睡,還是走的太累,我七點出頭就呼呼大睡了。真奇妙,平常這時候的我,應該是正騎著我的小ㄅㄨㄅㄨ離開公司,在新竹混亂的街道上吸著大家的廢氣吧!好久沒那麼早睡啦,大概只有當兵新訓才會那麼早睡吧!所以我就跟徐姐說,爬山其實很像在當兵,會弄得全身髒兮兮,又不能夠洗澡,還得早睡,隔天又要七早八早起床,這不就是新訓中心的生活嗎?但是最大的差別應該是爬山不會被班長碎碎念,還有可以欣賞風景囉!

莫約4點不到,我就被大家整理東西"溪溪溯溯"的聲音給吵醒了。熟練的整理自己的行囊,畢竟也不是第一次跟高山團,算是小有經驗,不會手忙腳亂。原住民挑夫也已經煮好早餐,早餐通常都是吃稀飯,配醬瓜、肉鬆...等等中式早餐會出現的配料,有經驗的隊員囑咐我們一定要吃飽,吃飽才有力氣迎接接下來的挑戰,我早餐都習慣在外面吃,邊吃邊看風景是再也愜意不過的了。中央尖山閃耀著金黃色的光芒,不錯,今天應該會是個大好天氣!



看到遠方的中央尖山閃耀著金黃色的光芒,就知道今天一定是個大好天氣


辛苦的4.1公里

出發前按照慣例,我們的潘老大都會有行前說明,說明今天的路途,和哪裡有什麼危險的地方,是千萬得注意、小心還要再小心的。我前一天晚上有跑去問原住民挑夫,問接下來的路好不好走?他們就回了我一句話:

"這段路像階梯,陡一段就會平一段,再抖一段再平一段就會到山頂了!"

嗯?有這麼簡單嗎?我還順便問了他們幾點會出發,他們說要睡到六點多。這樣出發時間不就會晚我們兩個多小時嗎?我那時候很好奇,他們幾點會在哪裡追到我們?

天差不多亮的時候大家就出發了,一出發就是一個長長的下坡迎接我們,嗯?不是要上山嗎?怎麼是下坡,原來新雲稜山莊是建在一個小山頂上,以前山屋所在位置是一片箭竹林,因為要蓋山屋,所以那邊的箭竹就被砍光光了。走了大概七八百公尺,終於下到最低鞍,也是舊山屋的叉路口。原來以前的山屋是在下面,想想也沒錯,這樣取水也方便,現在那個新的山屋,如果儲水桶沒水,那就麻煩了,需要多走一公里多去取水。難怪第一天下午到雲稜山莊的時候,潘老大千交代萬交待說:

"千萬不要拿儲水桶的水去洗鞋子,拿那水去洗鞋子會引起公憤的!"

還好大家都很有水準,沒有做這種缺德事!

過了叉路口,迎接我們的就是絕無冷場的陡坡了,陡到我沒心情東張西望,一路聽著自己的呼吸聲還有清楚的心跳聲。這段路真的很累,還好我走在徐姐旁邊,聽她在跟隊員"喇豬屎"就不知不覺走到了一個平台,走了大概一個小時,終於可以休息啦!大口大口吃著我的麵包,早餐大概都被剛剛的陡坡給消化掉了。

這個平台大概100公尺長,接下來就是更陡的陡坡,我們沿著稜線上前行,兩旁都是不知幾歲的雲杉巨木森林,這裡的雲杉感覺跟第一天海拔比較低的地方不太一樣,這裡的雲杉比較筆直(不知道是不是冷杉),更大的差別是樹幹上那些附生的蕨類、松羅都不見了,這告訴我們走到海拔比較高的地方了,一來比較冷、二來比較沒濕氣,那些附生植物在這兒比較長不出來。這時陽光從林梢間灑落,行走在這片森林間,讓我感覺好像走在某個森林遊樂區的森林浴步道,只是這步道陡了許多,要不然其實還蠻舒服的。

 

陽光灑落樹梢,走起來很舒服。那些樹幹上的附生植物不見了,告訴我們已經漸漸到了高海拔的地區




這邊的森林不知為何倒木特別多,大家玩性大發,看到橫木就當香蕉船,看到樹洞就當小狗鑽過去,玩的不亦樂乎。突然之間,我往西邊看到了雪山主峰在跟我們打招呼~


雪山主峰和北稜角,接下來的行程它們會陪我們一路到五岩峰




而往南方透過樹梢居然可以看到合歡東峰和松雪樓,我去合歡山不下五次了,每次站在百岳的起點"石門山",遙望北方的南湖大山,總想著什麼時候可以一親芳澤。每次從不同的地方、不同的角度,回望這最容易親近的百岳,感覺都是挺奇妙的



往南方看,很清楚可以看到那小小的白點就是松雪樓,松雪樓後的小山頭就是合歡東峰,右邊那是合歡主峰、
山頂有小建築物的是合歡北峰,從這裡可以看出合歡山的單面山結構



登高望遠、發思古之幽情

再走一段路,出現了一個往宜蘭方向的大崩壁,剛好可以往下清楚看到一個在溪谷中的小聚落,那是我們前一天晚上,遊覽車停靠給我們上廁所的南山部落。我對那個部落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國一的時候跟家人去武陵農場玩,中午在那邊吃中飯,那時是高麗菜施肥的季節,剛好又下了一場雷陣雨。所有的蒼蠅傾巢而出,那個景象真是太嚇人了,至今令我難以忘懷。但聽說以前這個地方在日本人還沒來之前,南山部落的台地是長滿了參天巨木,那巨木就是我們台灣的國寶--"紅檜",這如同電影阿凡達的景象也令日本人難以忘懷。所以他們就發動戰爭,軍隊帶著大砲延著蘭陽溪一路挺進,手無寸鐵的原住民同胞也就只能乖乖投降了。數年後日本人一路打到太魯閣,直到太魯閣那邊的原住民歸順日本人的統治,這就是後世所說的"太魯閣戰役"。而為了統治這一區的原住民,日本人沿著蘭陽溪修築了一條"埤亞南警備道",說是道路,其實也只能給人走,要等到國民政府來台,民國44年修築中橫的時候,這條路才變成是可以開車的馬路。


山下的南山村,看起來近在咫尺,其實要花兩天才能到這兒,想到以前要爬南湖大山,要從這裡出發,看到腿都軟了


所以當初詩人"鄭愁予"來爬南湖大山的時候,是從遠方南山村,沿著蘭陽溪上游,一步一腳印這樣爬上來的,差不多就是在我現在眺望南山村的地方接上稜線。那為什麼有現在這條從勝光入山的路線呢?因為民國六十幾年的時候,發生山難,向外求救的人,走到蘭陽溪上游遇到滾滾洪流無法出去求援。大夥兒就興起了找另一條更安全路線的想法,剛好之前修築中橫的時候,為了取得山林資源就開闢了許多向外延伸的林道,前人就延著710林道開闢了一條經過松風嶺和多加屯山的登山路徑,這條山徑沿著稜線,相對安全性也比較高。而從南山村這條登山步道就漸漸的消失在荒煙蔓草之中,我這回就沒有看到那條叉路了。

另外,我之前看到MIT台灣誌的時候,看到老麥去找一位當地的耆老,那耆老是台灣登山界挑夫的始祖,以前的人要爬南湖大山,就寫信給他,約好時間。再搭公車準時赴約,在我們現代人眼中,真是不可思議阿!



整個蘭陽溪谷和南山村,看的真清楚,最遠方的山,或許是拉拉山


更不可思議的是我之前看了"鹿野忠雄"(日據時代一位重要的植物、動物、地質學家)爬南湖大山的遊記,他的遊記寫得很詳盡又敘述生動,是小弟我所不能比的,那位仁兄22歲的時候就從宜蘭入山,雇請了一隊原住民挑夫,花了快要一個禮拜的時間才走到南湖大山的山頂。他後來多次探訪南湖大山,發表了台灣的高山上有冰河遺跡的學說,轟動了當時的學術界(最以前日本人連台灣高山上有雪都不相信!)

想說以22歲的年紀,並以當時的物質條件(沒有狗鐵絲、保暖衣),更有其他不可預知的危險(那時候南澳附近的泰雅族跟蘭陽溪附近的泰雅族,時常有紛擾,並會互相出草),走了那麼久,可以想像那是多麼辛苦、多麼危險。那一定是巨大的興趣,驅使他前進一座一座大山,完成了令人驚嘆的學術成果。相較之下,我們只要4天就可以來回南湖大山,我們的辛苦相較之下,真的就是微不足道了!


好風景就是爬山最大的動力!

再往前行沒多久,突然來到一個崩壁,視野大開,終於可以看到我們這趟的主角--"南湖大山"了,從這個角度看來,南湖大山有點像一個拳頭,主峰頂就是中指的地方,往南邊可以看到剛剛都躲在樹梢裡的中央尖山和合歡山,大家看到好風景,紛紛停下來照相。



大家看到好風景,紛紛停下來照相,樹梢右邊那座高峰就是南湖大山




山下有房子的地方就是梨山,梨山右邊那座獨立山頭,就是白姑大山,也是一等三角點




視野大開,中央尖山、奇萊北峰、合歡山一覽無遺





來個中央尖山特寫,據說爬中央尖山,要從山頂左邊那個溪溝攀上去,海拔落差超過1000公尺,
是個
70度的陡坡,很多人看到那個坡就放棄了



爬山很辛苦,但是看到老天賜給我們這種好天氣,可以看到這遼闊的風景,所有的疲累瞬間都拋到九霄雲外了,只會想爬得更高,看到更遠的更美的風景。

再往上走,出現了一小片草原,我那時候就猜,我們應該爬到海拔3000公尺以上了。因為植物生長都會有一個系統,山下就長闊葉林,再往上走就是針葉林和闊葉林混生,這地點就會出現紅檜、扁柏這種巨木,海拔大概10002000之間,因為這種海拔容易起霧、水氣重,也稱做"霧林帶",繼續往上就會出現雲杉、鐵杉,這裡的海拔是2000多,海拔3000出頭是冷杉。海拔更高的稜線就只剩玉山箭竹和玉山圓柏了,更有甚者像南湖的山頂,因為氣候惡劣,只有寒原的植物可以生長。果不其然,過沒多久就看到"審馬陣山"叉路的指標。



這個角度看南湖大山,最有帝王山的氣勢



叉路口到山頂只有100公尺,不知不覺我們也從雲稜走了4.1公里遠,很辛苦的4.1公里。


叉路口到審馬陣山的山頂只有一百公尺,從雲稜山莊到審馬陣山叉路口要走4.1公里,很辛苦的4.1公里



沒有展望的六肩稜之一--"審馬陣山"

  

丟下重裝,輕快的迎向我第七座的百岳--"審馬陣山",海拔3141m,北一段的第一座百岳,六肩稜之一。這審馬陣山山頂沒有什麼展望,只能稍微看到雪山主峰露出了一點山頭,其他地方都被樹給擋住了。我猜想是當初登山界的"四大天王"挑選百岳的時候,這山頭的樹沒長那麼高,這樣的話,對面的雪山山脈跟南湖群峰應該會一覽無遺。而且審馬陣山是在登南湖的主要道路旁,或許這就是它雀屏中選的原因吧!聽說畫分為肩稜的山峰展望都不好,視野都被旁邊更高的山給擋住了,武陵四秀之一的"喀拉業山"就是如此。




審馬陣山,海拔3141m,北一段的的第一座百岳,六肩稜之一,我的第七座百岳



排名第84的百岳,海拔3141公尺



趁著大家輪流拍照的空檔,吃點東西補充一點體力,從叉路口就可以看到遠方的大草原,草原一路延伸到山頂,大概有兩公里長吧!這草原就是"審馬陣大草原",隱隱約約可以看到接下來要走的路。走過南湖的山友應該都知道,到了審馬陣大草原就出運了,因為接下來一路都是緩坡直到另一座百岳--"南湖北山"



從審馬陣山叉路口就可以看到審馬陣大草原,隱隱約約可以看到接下來要走的路,是從大草原中間穿過去



擁有無敵展望的審馬陣大草原

在這大草原漫步挺不賴的,因為天氣很好,可以很明確知道接下來的目標,坡不陡也不難走,所以就可以慢慢走,邊走邊拍照。但是走到這裡也九點出頭了,太陽已經高高掛在藍天上,非常曬。我發覺我忘記戴帽子了,更恐怖的是整座山頭只有我一個人穿短袖,想當然爾,過幾天後,我回到山下不知道就脫了幾層皮,痛死了!


審馬陣大草原,一望無際,很漂亮,但也很曬


隨著海拔越爬越高,視野也越來越好,這時候就可以完整的看到對面雪山山脈的"聖稜線",尤其是大霸尖山酒桶狀的山型,非常的好辨認。我第一次從這個角度看大霸尖山,其實跟我平時從公司看到的大霸尖山形狀沒什麼差異,只因為比較近,看起來更壯觀了!(有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大霸尖山,角度最好就是好天氣的時候,從龍潭收費站南下,正對著的最高峰就是大霸尖山)



大霸尖山和武陵四秀,品田山看起來不好惹



對面的聖稜線,大霸尖山酒桶狀山型看的尤其清楚



雖然這段路一直看的到目標,但不知道是不是海拔太高,感覺走了好久好久,又很熱,揮汗如雨。有人說走這段審馬陣大草原,如果遇到起霧下雨,那走起來真的是鬼打牆,因為怎麼走就還是在這片草原,走不出去,我那時就有這種感覺。



遼闊的審馬陣大草原,彷彿走不到盡頭似的



在往上走的途中,會經過一棵枯木,或許是這枯木的樹型跟背景的南湖中央尖拍起來很搭,人們就叫它"南湖名樹",大家走到這也不免俗的跟這棵頗具特色的名樹合照。我努力尋找最佳角度,剛好一個最佳瞬間,飄動的浮雲填滿了山與樹之間的空白,我想,這照片挺適合當公司電腦的桌布,看到這風景上班心情一定會很好。


南湖名樹,好不容易取到的景,白雲填滿了樹與山之間的空白


離開了南湖名樹,接下來的草原似乎還是走不到盡頭,但這時兩旁出現了一些我沒看過的灌叢,這不就是"南湖杜鵑"嗎?這杜鵑冠以南湖之名,必有它特殊之處,一來是除了南湖山區只有其餘地方有零星分布,要看到他們的芳蹤不是那麼容易的!另外,仔細一看,它長的跟我在合歡群峰看到的杜鵑就不太一樣,合歡群峰的杜鵑比較像喬木,樹形比較高大。但是最大的差別,是南湖杜鵑帶有鐵鏽色的葉子,在七月天的大太陽底下,會讓人誤以為是盛開的花朵,漂亮極了!而且這邊的杜鵑密度比起合歡群峰,是有過之而無不及,可惜我們來的時節不對,晚了一個多月,如果是五月底群花盛開時造訪,那畫面光想像就夠令人陶醉了。


隨著海拔越來越高,終於看到南湖杜鵑的身影了




滿山遍野的南湖杜鵑,真想找它們盛開的時候,再來一親芳澤



欣賞這片杜鵑的同時,南湖大山的身影離我們也越來越近了,從這個角度看過去,剛好就是兩千塊鈔票的正面,平常要看到這個角度的南湖大山,一定得用雙腳爬上來,對於一般人來說,這跟看到兩千塊鈔票上的櫻花鉤吻鮭一樣不容易啊!(我去武陵農場好多次,從來沒有看過櫻花鉤吻鮭)




兩千塊鈔票上的南湖大山,要看到一定得用雙腳走上來



大家加油,快要到可以休息的地方了



蘭陽溪之源--"南湖北山"

終於,我們走到了草原的盡頭,草原的盡頭是一個三叉路口,左轉是往另一座百岳--"南湖北山",右轉是往今天的目的地--"南湖山莊"的方向,在這裡也接上了中央山脈的主稜了,大家卸下重裝,輕裝前往南湖北山,經過一段寬稜,很快的就到了南湖北山的山頂。
  



南湖北山叉路口,從這只要250公尺就可以到南湖北山山頂了




經過一小段寬稜,很快就會看到南湖北山(圖中的山頂就是南湖北山)


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待續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熱門文章